第123章 安大人最近很忙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123章 安大人最近很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章 安大人最近很忙

  随着官家生辰天申节临近,礼部越发的忙碌了,招待使节、筹备官家生辰饮宴还有一干歌舞曲乐节目,上下忙的不亦乐乎。

  安维轩除作为馆伴副使要熟悉接待金国使臣的程序与礼仪外,还有在天申节寿宴上还有两个节目是要安维轩策划与把关的,不能有半点马虎,为此还被韦太后召进慈宁宫中一次校阅曲乐。

  所谓的进慈宁宫校阅曲乐,就是安维轩曾作抄的那首韦太后极为喜欢名为中华孝道的歌曲,韦太后教同为赵构养子的赵瑗与赵璩二人在天申节宴中演唱,以彰显皇家孝道。

  二人为赵构养子,理论上都是赵构之后本朝皇位的候选人,二人形像兹乎国体,自然要仔细再仔细,更不能教金人看了笑话。之前韦太后就曾嘱咐过安维轩,要有礼部教坊曲乐相伴奏,要做到尽善尽美。

  本朝例制,王爷不能接交臣子,为避嫌安维轩于慈宁宫中与赵瑗、赵琢二人全程几无交流。

  如此来,今岁的探花郎本就引人注目,如今又被委以管伴副使的重责更是引人注目,接连着又被太后召入宫中,越发的引人注目。一连番的操作,令安维轩是太后娘娘远亲的传闻己经不是有鼻子有眼那般,越发显得真实。

  现下的安维轩在礼部一干同僚中成了众星拱月的存在,连带着礼员外郎等一干五品官对安维轩也是客客气气的笑脸相迎,不再板着脸摆上官的架子。

  有好事的同僚在言谈间总会有意无意的向安维轩问起与太后娘娘的关系,哪怕安维轩矢口否认,众人只当安维轩是在有意摭掩,倒显得欲盖弥张令人越发的相信传闻。

  对此,安维轩也很是无奈。

  自家小妾有了身孕,安维轩欣喜的同时也觉得肩上的担子越发的重了,要养家、要给未出世的孩子赚钱买奶水,安维轩也发现钱财对自己的意义也越来越发显得重要。

  这个时代还没有奶粉一说,但有钱人家都是要雇奶娘的,孩子若是食量大些一个不够要请两个的,这奶水钱是万万省不得的。

  为此安维轩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东奔西走的寻关系。刘官人只是说可以帮助自己搭上三门船帮的船队,并不能为安维轩办理相关经商章程手续,一切都要靠安维轩自己张罗。

  出海行商可不是口头说说,再拿钱置了货船寻找货源,就能做得了生意的,其间大大小小衙门里的各种条条框框更多,有着许多的限制。

  宋代对海外贸易管控的十分严格,海商对海外的贸易几乎都处在朝廷的监控之下,只有进行登记并入籍的商人才能取得从事海外贸易的资格。

  朝廷不仅对资格有规定,商人也会随时被朝廷征用进行特定的贸易活动,而且朝廷对从事贸易的商人还有财产方面的硬性规定。譬如往来于高丽的商人必须拥有三千贯以前的个人财产,往来东瀛的商贾个人资产也不得低于此数,因此,从事海外贸易的商贾门槛是极高的,寻常的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从事海贸。

  其次,申领行商许可证的牒文要在属地管辖,由商人所在的市舶衙门负责审批,同时商人申请的许可证不可重复使用,一般只限于当次可以使用,其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商船来回时间,防止商贾滞留于外,更为了税收来源的增加与稳定。甚至有的市舶衙门还特意规定了商船返航的期限,以此控制禁物的出口,防止货物偷漏税款。

  这几日奔走安维轩渐渐了解到,本朝官府对海商有颇多限制,除了书籍、铜钱、舆图等事物不许外带,连同防身的兵器也有限制,正如刘官人所说没有兵刃,本朝海商根本无法与那些半盗半商的番人相抗衡,番人垄断本朝海贸交易也便再正常不过了。

  更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是,本朝对大宋的海商约束颇多,反而对番商采取保护政策,安维轩观朝廷颁布的那些律令条例,颇有些后世招商引资的味道,对番商有纵容之势。

  三千贯钱对于安维轩实不算是什么大数目,莫说是自己名下田产便是自家岳父的身家也不止于此数,只是要走的程序十分繁琐,若是寻常商贾去了相关衙门办事,还要看衙门官员的脸色,一套程序走将下来不知被层层官吏吃拿卡要多少,花费不知几何?又不知要办到什么时候?

  好在安维轩有官身,又加上近日蹿红,带着自家岳父于户部、市舶务来回奔走,两处官员倒也卖了情面,省掉了不少麻烦,但还是要吃喝应酬,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的。当然,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十多日操劳下来,安维轩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疲倦。49电子书转眼间到了五月下旬,这日辰起安维轩上了差刚于公房坐下,那便有人门子来报侍郎大人唤他过去。

  上官召见,安维轩与那门子应了一声,忙整理衣冠奔晃侍郎公房。

  见过礼,不等安维轩说话,晃谦之教训道:“这几日听闻你里外忙碌,貌似为了私事,本官劝你莫要因私废公,为了自家私事而误了国家之事,教本官与失望。”

  “下官不敢因私而废公。”安维轩忙应道,心中却在惊诧,这晃谦之的消息也太灵通了些。

  训斥过后,晃谦之切入正题,说道:“今日早辰驿卒来报,那金国使臣于前日抵达泗州,昨日与本朝接伴使于淮河上相见,己过入盱眙军,按惯便官家于盱眙军赐御宴与那金使。我使于今日便开始南下。

  按时间计算,十余日后便要抵达临安城外设于临平的班荆馆。到时,我二人到前进班荆馆与迎伴官交接,至此金使在临安全程便由我二人陪伴,至到天申节毕,再由我二人将金人使节送至班荆馆与之前的迎伴官交接,至此才算完成官家交与的承命。”

  听言,安维轩连忙表态:“下官不敢怠慢,定与老大人完成官家交与的承会,不负老大人期望!”

  听言,晃谦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次金国贺使正使是龙虎卫上将军会宁尹萧秉温,副使为申奉颜,官职是为昭武大将军充东上閤门使,二人皆是武职……”

  说话间,晃谦之抬了下胳膊,忽将话音顿了下来,吸了口冷气面有些许痛基之色。

  “老大人身体有恙?”做为下官,安维轩忙上前扶道做关心状。

  “无碍,无碍!”晃谦之用另一只手臂捂着手臂摇了摇头:“这几日忙着练习弓箭御射,又臂有些浮肿,实无大碍。”

  “老大人练习弓箭御射做何?”听言,安维轩不解。

  “对了,你也要练习御射。”晃谦之却说道,又细细言之:“天申节后,按礼节我等做为馆伴使要按官家之旨意于玉津园宴请金使,名为射宴。圣人言:盖射可以观德也,射宴是为古礼,乃朝廷与外番交往不可缺少之礼节宴请,我这做正使的要陪与那金人正使射弓,你这副使要陪金人副使射弩,这是免不掉的。”

  原来是这么个缘故,这下安维轩才明白过来,为何金人的正使与副使皆是武官出身,无非是在彰显武力值,随之又有些不解,问道:“御射应由武官相陪,然下官是为文官,御射之术本不是下官之长,输了岂不是要教那金人嗤笑……”

  “御射不是你之擅长,我岂不知!”晃谦之接着说道:“以往伴射官皆是三司轮差,例命善射者假官伴之,然去岁假官伴射的武官大胜金使,实令金使失了颜面,令筵席气氛有些尴尬,故而今岁官家着文官充之,也便是为何你能充了这个副使的原因。”

  原是这个原因,安维轩嘴上不说话心里却很是无奈,这赵构讨好金人都讨好到这般田地,后世落得那般骂名实是不冤。

  紧接着晃谦之又说道:“御射你可输与他,但你要教那金使知晓我大宋文教兴盛,非是他蛮夷之国可以比拟,不要弱了我大宋礼仪之邦的名头。”

  此事之前晃谦之交待安维轩己不是一次两次,安维轩打保票般的说道:“此事老大人尽管放心,下官早有计较,定教那金使知我大宋士子的风流,人才济济,非他蛮夷之国可以相比!”

  “不可做的过火,要做得不动声色!”晃谦之又吩咐道。

  对此,安维轩很是无语,大怂朝的皇位上坐着的那位意思很明显,要奴颜屈膝将金人伺候的舒服了,还不想本朝丢太大的脸面,还又想处处取巧讨得些小,便宜,这个差事搁谁身上都是不太好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