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怎变的如此消沉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168章 怎变的如此消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8章 怎变的如此消沉

  按以往的官员相见的程式,官员见面作礼过后势必会先论及出身,然后会论及进举的年月,若无出身必会问及亲属故旧,总之大家要攀拉个关系,才好亲近叙话,

  但这方知县登门,将这套程式俱名去了,直接开门见山,教安维轩如何不觉得奇怪。

  听安维轩这般发问,那方知县也不觉意外:“实话与安大人说罢,一是下官心中尚存良善,二来是下官这吴县知县是做不长了,不想看到安大人因一时激愤,毁了自家的大好前程这三来嘛,下官想与安大人结个善缘,若大人他年重权在握,能提携下官一二。”

  原来是这个缘故……

  很快安维轩又有些觉得奇怪,问道:“方大人说这自己这官职做不长了,莫不是得罪了上官?或是未定额完成税粮课考?”

  方知县苦笑着摇了摇头:“下官未曾开罪上官,也定额定量的完成了春税课考,但有人觊觎下官这吴中知县的位置许久了,而下官能于吴中任职,全凭朝中副相汪老大人提携,前些时日听北去的官员说,汪老大人致仕,下官才敢有此结论!”

  说到这里,方知县不禁长叹一声,眼中神色甚是落寞。

  朝中的靠山不在了,吴中又是江南富庶膏腴人口众多之地,做个知县便是不贪墨不挪用公帑,一年常规钱也有一两千贯,换是哪个八、九品官心中不惦念着。

  但安维轩又是有些不信的,秦桧党羽里的八、九品的小官俱都是当年的新科进士,譬如今岁的榜眼董德元,授的是从八品的秘书省正字,俱都是清贵且晋升迅速的京官,三年过后一个七品是免不掉的,哪个愿意来当这百里侯,再者在本朝任知县需催纳税款,实在苦蔽的很,有哪个有前途的人愿意来做?

  安维轩没想通,只得问道:“方大人即无过错,便是有人觊觎,朝廷如何会调往他去?”

  方知县无奈道:“浙东仓司官属有名唤王子溶者,下官也不知是秦相公姻亲王氏中什么样的人物,据下官同乡私下言,其酒醉后直言看中了吴县知县的官职,待他任知县后必将县衙迁往平江才显痛快。”

  “此人莫不是有脑疾?”安维轩笑了起来:“常言道三生做恶,府县同城。当初吴县好不容易借平江府被焚的机将县衙搬到此地,那人欲将县衙迁往平江,莫不是想受帅司、府衙几层的平板气?”

  “安大人此言谬矣,若直如此,不是这王子溶受帅司、府衙的气,而是帅司与府衙要受他王子溶的气。”方知县连连摆手,“据帅司、平江府衙传言,这王子溶郡宴必与帅司提举者同席,他请帅司吃饭,帅司府衙无不敢不到,那帅司与平江府衙仿若是其的属下一般。”

  说到这里,方知县继续说道:“像我等在地方为官之人,必要备一份士绅录,现下不仅要备此书还要备一份翎羽录。”

  士绅录这个东西,安维轩是有所耳闻,很多地方都编有这么一本名册,并在地方官手中流传。士绅录故名思议,记载的是本地的官宦门庭、世家大望族,豪富大户的名单和情况,就如同自己前世读经楼梦中葫芦僧断葫芦案一章中,那门子给甄士隐的护身符一般。

  只是这翎羽录又是什么东西?

  见安维轩一脸的不解之色,那方知县解释道:“安大人想来不知晓这翎羽录是为何物,下官可以告诉安大人,这翎羽录中所记载的俱是与秦相公有关的官员名册,特别吴县这等位处运河南来北往之地,常有各地官员路过,免得两眼一抹黑,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

  原来如此……

  时间不早了,又闲聊了几句,那方知县才告辞回去。

  送那方知县离开,安维轩心中颇不能平静,怪不得那龚釜如此嚣张,平江府除了名字上姓赵,内里怕是己经姓了秦。

  ……

  这几日,来安家拜访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大抵以士子乡邻居多。除此外,还有平江、吴中、长洲、常熟等地的名伎,听闻安维轩归家也俱送来了书信,大抵是不能登门拜方,特邀请安维轩前往一叙这类的说辞。

  中了进士未曾授官的唐练,还有同年进举平江府的常熟冷世光、冷世修兄弟,长洲的胡百能、朱江、林光祖一干人,差不多今岁吴县中举的十三人都到齐了。

  同年同科相聚,免不了一顿吃吃喝喝,起初唐练要寻伎家坐陪的,不过被胡百能给阻了去。

  平江府身处运河水道,位于南北要冲,水路交通发达,而平江府多有商贾往来,诸县发生了何事,很快便能传到附近州县。天籁龚釜于平江诸县强买田产之事人尽皆知,安维轩又算平江府的名人,谭家发生的事又殃及安郎中,附近州县俱是知晓,似这等时候寻伎家坐陪显然是极不合适的。

  吃了几行酒后,书生意气风发,只听得胡百姓怒道:“真是岂有此理,秦相身为朝廷执宰,贵极人臣富庶极致,竟强买民田与民争利,实是令人气愤!”

  朱江也是愤然:“不是是吴县、吴中、赏熟、长洲,连附近常州府也莫不如此,长此以往,教百姓如何生活?”

  冷世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怒道:“富者酒池肉林,贫者无立椎之地,长此以往,我大宋国将不国!”

  林光祖摇头开始光脑:“不循正道,必成大患,日后朝政何去何从?吾辈不能不发一言,不能坐视我大宋民不聊生!”

  ……

  胡百能开了头,诸人开始各发己见,无不一是痛斥秦家收买田地的。就连一贯流连风月的唐练此刻也慷慨激昂的说道:“朝廷出现念头,正是吾辈挺身而出的时候,不若我等一起上疏,直斥其百!”

  冷世修亦是说道:“若能阻谏官家,也不枉读圣贤之书!若不成,被奸邪佞辈贬斥,那大不了不做官,吾辈也能可名扬天下,百世流芳。”

  显然几杯酒下肚,众人皆变成了兴奋型选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差说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几人若是放在后世明朝,真还是些人物,只是放在宋代,真还左右不了什么朝政。

  为防止几人想不开意气用事,安维轩叹道:“见几位兄长意气风发,安某不禁想起建炎元年的陈东、欧阳澈二人不禁想起绍兴八年被贬的胡铨胡老大人,不禁想起了去岁绝食而亡的赵鼎赵老大人……”

  一众人中年纪最轻的也离三十几岁了,中了进士后不可能再像从前那般不分昼夜的苦读了,有了半个官身自然要开始关心朝中政事,听到安维轩言,方才如烈火般的豪情,如同被一盆冷水泼下,瞬间熄灭个干净。

  本朝虽说不杀读书人,但也有例外,陈东、欧阳流便是例子,更没说过不罪读书人,更没说不教读书人生不如死……

  虽然安维轩吓了一跳,唐练仍梗着脑颅依旧说道:“子曰: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正因君恩深重,故而为臣者必然加倍报国,敢不竭尽股肱之力,倾尽肺腑之言!”

  “唐兄学问渐长,小弟佩服!”安维轩不得不抱拳,没想到这一肚子风月事的花丛蚤客,居然能这般的一本正经。

  “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盛则必衰,乃天数也。”安维轩真不想祸害这帮同年朋友,只得说道:“我等只需坐看云起云落,静赏花开花谢,到时自会否极泰来。”

  “安贤弟你变了!”听言,唐练很是惊讶,叫道:“以前的你虽年轻却是最是机灵、最沉得住气、稳得住脚,拿得定主意的人,现下为官不过半载,怎变得如此消沉,连黄老的清净无为都学来了。”

  虽说之前与安维轩不是太熟,但大底也都是知根知底的,听唐练这么一说,一众人也是纷纷点头,显然唐练这个评价是很得几人认可的。

  做了官与没做官就是不同,这些人还是有些小天真呐!安维轩心中想道。

  将话题岔到一边,本就是成功,安维轩叹了口气说道:“小弟虽较各位学兄年弱,但近来也为官也颇有几分感悟,灰色是官场的底色,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不要把官场想得白璧无瑕,也不能把官场想得漆黑一团。”

  众人听言,很是奇怪的对视了一眼,觉得安维轩这话很有道理,不禁口咂其中含义。

  “官人……”就在此时,柱三行入酒肆,寻到安维轩低声道:“画扇姑娘教人传上口信,传信人说官人务必于今晚之前隐匿身份,去丽景楼一叙,事干先生,不然官人悔矣!”

  听言,没反应过来的安维轩不禁问道:“画扇姑娘?哪个画扇姑娘?”

  唐练离的极近,听言不禁说道:“画扇姑娘若听得安贤这般说话,怕是要伤心欲绝了!”

  这时,安维轩才想了起来,当初与江右士子聚于丽景楼,自己从赵妈妈的红袖招借了五个极是出色的女伎,将其中的一个改了画扇的名字,想来就是此女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