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36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6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

  这几日临安城街谈巷议里离不开两件事,第一件是徽宗皇帝与渊圣的女儿归宋,第二件事虽未经证实,却更是教人议论不断,据说这两位公主俱被金国皇帝许与使金归来的安维轩为妻。

  靖康天子赵桓之所以被称为渊圣,是因为赵构明知其父徽宗、乃兄靖康天子赵桓“父子之间,几于疑贰”,但出于维护其一家一姓统治的需要,尊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幷对这一尊号作了这样的解释:“少帝事上皇,仁孝升闻,爰自临御,沉机渊断,圣不可测。”

  靖康之变前金人第一次入寇汴梁时,宋徽宗传位于太子赵桓后南逃,企图于东南另立朝廷。金人退走后,赵桓迎宋徽宗归还汴都后将其软禁,赵构这样说显然是给赵桓脸上贴金了。

  一时间对于安维轩的各种议论猜测甚嚣尘上,对这件事最大的定议是金人皇帝此举是有意折辱大宋,其次还有人说安维轩投靠了金人。

  就在议论纷纷间,又一个消息在临安城中传扬开来,更是教整个临安城为之震动,有人亲眼目睹到金国使者前往秦相公府上拜会。

  消息传出后立即有人为秦桧辟谣,说秦相公根本就没见那金使。但是以这位秦相公亲金的禀性,莫说是临安城中的百姓,便是秦桧的一干亲信对这个说词怕是也不信的。

  为了平息民间对自己的非议,很快秦桧开始派人在坊间严查非议此事的人,

  ……

  “轩哥儿这买卖做的划算,几粒珠子便将舆论的风头引到了那秦桧的身上,也教那秦桧尝尝这莫须有是个什么滋味。”

  安家正堂,林道士一脸笑意的说道。

  郑雄笑道:“恶人还需恶人磨,那秦桧就需轩哥儿这样人来整治他!”

  “你这话说的,轩哥儿是恶人么?”听了郑雄的话,林道士不禁摇头。

  听得林道士的话,郑雄也觉得自己的话说的不大妥当,挠了挠头与安维轩说道:“轩哥儿,你郑伯伯我大字识不得一箩筐,想要寻个夸你的词也寻不出来。”

  “郑伯伯说的没错,坏人就要更坏的办法去磨他!”安维轩说道,然而心下在想,上一世的自己怕是比恶人还恶、坏人还坏,若是那道神雷,自己还会接着坏下去。

  自金国回来后,安维轩一直就处于休息状态。依惯制,出使金国的官员在回来后,均有不等时间的假期。

  “还是轩哥儿懂咱的心思。”郑雄笑道,随即眯了眯眼睛很是疑惑的说道:“一连几日过去了,不见官家将轩哥儿从金国带回的两个公主侄媳妇送回来,咱们这位官家莫不是要反悔不成?”

  “咱们这位官家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悖逆金人皇帝么?”林道士冷笑,接着又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两个公主共侍一夫,而且还是姑侄俩,遍观历代皆无此例,估计现下官家正在犯愁呐!”

  “皇家脸面全无呐!”郑雄笑言道。

  “皇家还有脸面么?”林道士反问,面上更尽是愤懑之色:“自靖康之耻后,赵家便没有脸面可言了,只可怜我大宋的百姓,生生被赵家拖累陷入到万劫不复”

  “官人,刘官人来见!”

  正在说话间,水牛来报。

  “快请!”安维轩忙说道。

  “想来林、郑二位前辈己经与贤弟说过此了。”落座后,刘官人目光投向林道士与郑雄后,直接说明来意:“那日与贤弟相见本相议论此事,只是偶遇王状元,才将此事耽搁了。”

  听刘官人说话,林道士与郑雄俱是点了点头。

  “刘兄是说走南洋这条线的事?”安维轩会意。

  “正是!”刘官人点头,有些愤怒的说道:“那些波斯人很是可恶,霸占着南洋这条商路不说,现下还要插足东瀛、高丽这条商路,利益使然之下,日后与我等发生冲突不可避免,但我朝限制刀剑兵刃,若与波斯人争执起来,不仅占不得丝毫便宜怕还是要将这条商线彻底拱手相让了。”

  说这话的时候,刘官人既是愤怒又是无可奈何。乐文走了一年多的船,郑雄对海贸上的事也了解了许多,很是不忿的说道:“是啊,波斯人能占着南洋这条线发大财,还不全是因为我朝限制兵刃,不然岂容他们占着!”

  林道士也是抱怨道:“咱们大宋是宁与外虏不与家臣,不去治理那些黄头毛绿眼睛的蕃佬,偏偏约束我大宋的子民,这上哪去说理去!”

  刘官人接着说道:“安贤弟怕是不知现下那些波斯蕃佬有多强大,泉、福二州城里住着许多蕃佬,为此朝廷还教当地的蕃佬头目做官还约束手下这些蕃佬,当地的蕃佬行不法之事,往往被那蕃佬头目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当地的官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事的心态,对此多睁只眼闭只眼,惹得当地的百姓怨声载道。”

  上一世,安维轩是看的书杂,对于宋末的事情还是知道些的,南宋皇族逃往泉州,意“欲作都泉州”,当时的蕃人蒲寿庚不念宋朝恩德,不仅投了元人,还“尽杀南外宗室”,还杀害无辜百姓,并且追杀皇帝宋端宗和宋末帝,导致二位皇帝进一步南逃,此事曾在史书上被大书特书了一笔。

  只是后来这蒲氏的下场也不大好,被元人屠杀清洗不说,到了明朝还被明朝太祖皇帝定为贱民,下令此后不允许蒲姓读书入仕,将蒲家男子全贬为奴婢,女子贬入娼门。

  安维轩问道:“既然朝廷不许,为何不私下作刀枪,以拒番奴?”

  “贤弟入仕尚短,不知我大宋以私造武器的律令有多严酷。”刘官人说道:“我朝法律宋刑统袭前朝的唐律疏议而来,起初曾曾规定:任何私人持有违禁兵器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除了弓、箭、刀、木盾、短矛之外,均属于违禁品。

  铠甲、弩、矛、槊、马铠等属于禁品。弓、箭、刀、木盾、短矛五种兵器,私人可以随便持有,但到徽宗朝又颁布了禁武令,几乎所有武器都是民间禁止持有的,并且禁止民间习武。”

  林道士也是说道:“金人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与本朝的禁武令不无关系。”

  “朝廷知我等出海,免不得会携带武器,市舶司更每每派人上船盘查,还要发放刑统法制与我等观看,教我等小心。”刘官人接着说道,随即从怀中拿出一张纸,说道:“贤弟且看看,这是我朝如何处置私藏武器的。”

  铠甲、弩、矛、矟即长矛,也称槊、具装马的铠甲等属于禁品。弓、箭、刀、木盾、短矛五种兵器,私人可以随便持有。

  安维轩展开纸笺,只见上面写着:私藏矛、矟的,有期徒刑一年半私藏弩一张,罪加二等即有期徒刑两年半私藏弩三张或铠甲一幅,判处流放两千里私藏弩五张或者铠甲三幅,判处绞刑。

  铠甲如果不是铁质、皮质的,可以从轻处罚。

  军队旗帜等仪仗用品,也属于禁品,但是私自持有的话,处罚从轻,只杖责八十。

  如果是私自制造而非持有,则罪加一等。偶然捡到非法武器,应当上缴国家,三十日后还不上交的,即以私自持有论处。

  ……

  看着这一纸法规,安维轩险些骂出声来,家方言果然不足以信。

  以这宋朝的法律,莫说是后世那些武侠里的侠客们,便是水浒里面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想找铁匠打个兵刃都不一定有人肯打,便是打了口兵刃,怕是连县城都出不了便被差伇们当场拿下,送到衙门里领赏去了,行侠仗义就是句空话。

  郑雄恨然道:“连武器都携带不了,东瀛、高丽这条线难不成真要拱手相让于那些蕃奴?”

  安维轩笑了起来:“大宋限制我等,东瀛又不限制我等。”

  之前谋划过向蒙古人贩卖铁器,林道士立时会意:“轩哥儿说的不错,大宋限制我等,东瀛与高丽又不限制我等,些许兵刃又值几个银钱,或是向东瀛人购买,或是在东瀛自制,怎么也够收拾那些番奴了。”

  “莫要向高丽人买兵刃!”安维轩摇头,叮嘱道:“高丽是女真人的附属国,若我等买兵刃的消息被高丽官府知晓,那些高丽人免不得示好金人,向金人禀报,说不定会生出什么事端。”

  “贤弟考虑的果然周到!”刘官人言道,随即又有些犹豫:“若这般,那便真是要开战了。”

  林道士出身行伍,知晓兵家事,笑着摆手道:“朝廷打个仗,还要有个一两年的谋划准备时间,哪里能仓促行事?”

  安维轩则问道:“小弟想要知道,刘兄那里能凑出多少人来,有没有敢与番奴一战的勇气?”

  “船帮里各个堂口的兄弟加起来,至少有三两千人可以动用!”刘官人计算了一番说道,眼中更有激动之色:“我三门船帮这些年在海上行商,受了蕃奴许多的气,手下的兄弟们都憋着口气想寻蕃奴算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