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和泥的夷狄之辩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381章 和泥的夷狄之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1章 和泥的夷狄之辩

  敷德殿,完颜亮看着向自己行礼的安维轩,面容上更带着几分怒意。

  待安维轩施过礼,高高在上的完颜亮冷冷说道:“一别年余,安副使的嘴皮子功夫更胜往昔。”

  显然,完颜亮没忘记昨日之事。

  “非是臣在狡辩,而是臣昨日之言,正说在了大金国的短板之上。”安维轩应道。

  “安副使眼光果然非常人所能及,确是一语中的,句句说在了我大金国的软肋之上。”此时完颜亮脸上的怒意己经消散了去,随即面上现出几分悲愤之色,“朕前些时日读晋书,当看到苻坚传时,掷卷长叹,前秦帝苻坚雄伟如此,秉史笔者不得正统帝纪归之,而列传第之,悲夫!”

  说到这里,完颜亮只看着安维轩,提出一个教安维轩有些不大好回答的事情:“前秦宣昭帝苻坚,是皇帝,而非大臣是氐族,而非汉族。可仅仅因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史官就不将这位货真价实的皇帝列入本纪?”

  若按后世的认知来解答,完颜亮的问话只能说是送分题,但传到大怂那边十之八、九成了失分题而以本时空本年代的认知来解答,就是送命题。

  见安维轩不语,完颜亮继续说道:“朕读辽人书,曾载辽道宗听到侍臣读到夷锹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时,曾经这么回答: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

  说到这里,完颜亮鼻间重重冷哼一声:“朕每读鲁论,至于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朕窃恶之。岂非渠通其以南北之区分、同类之比周,而贵彼贱我也!”

  显然,华夷之辩刺激到这位金国皇帝的自尊心,虽说这个时代没有人喊出,也不会有人喊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之类、甚至与皇权直接抵触的口号但完颜亮身为女真人,却感受到自己在儒家文化上受到的岐视。

  虽说完颜亮有华夷平等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在后世是有着无比的正确性,但在夷人文明明显落后的时代,有几个正统儒家读书人会这样认为?

  说了一大通的话后,完颜亮再次将目光投向安维轩,问道:“你说朕说的有没有理?”

  完颜亮说了一个教自己有些头痛的问题,还教自己回答出来,只教安维轩有些抓狂,毕竟这涉及到一个正统的问题,甚至自己应了完颜亮的话,就等于推翻了自己昨日的正统之论。

  略做思虑后,安维轩决定和稀泥:“陛下,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言历来争论极多,不可一概视之。”

  对于安维轩的说词,完颜亮微微一怔“说!”

  安维轩开始和稀泥:“夷狄之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其焦点就在于这不如二字该怎么解释,有大儒云不如是为不像之意还有人将不如理解为不及之意。如此来,便有了南辕北辙的两种解释,孔夫子他老人家的这句话一直都很难有定论,陛下又何故执念如此?”

  听得言语,完颜亮沉思起来,自己自幼受汉化教育,读的书自是不在少数,所谓的“夷狄”、“华夏”还有“正统”与“正朔”这些问题,争论了怕是不知多久,无论是哪一方皆有一套自己的论证,且论据理论基础扎实,谁也不能说自己的答案最为正确。

  虽说完颜亮偏于后一种即是“不如”便是“不及”之事,但自己反倒希望是前一种,是“不像”的意思,这本身就很矛盾呐!

  事实上,就这个“不如”二字的解释,后人也打了无数的笔仗可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也依然还是那样永远地停留在史册上,未见得就因此稍有变化既然这场架打了千年都很难说谁输谁赢,我们又何必再往老套里钻,非去以一己之见去判定孰是孰非呢?

  此后又过了一千年,民族、国家的概念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加上会儒家的衰落,这种所谓的辩解,人们也懒得去争辩。

  但,完颜亮是个较真的主儿,估计也看出来安维轩是在和稀泥,眼中睥睨之色再现,傲然道:“天下一家,然后可以为正统。待朕日后灭宋亡夏,自然可为天下正朔!”

  完颜亮的话不无道理,安维轩又想起件事来:“陛下,历代取代前朝,皆要为前朝修史,以保护前朝史料,编纂整理前朝实录笔记,居功至伟,功莫大焉,试问大金国可曾给辽国写纂修过史书?”

  听得安维轩言语,完颜亮冷冷的看着安维轩,只问道:“你是借编纂史书来质疑本朝的法统?”

  “小使不敢!”安维轩忙说道。202电子书为前朝修史,有宣告前朝灭亡之意,从而宣布本朝的正统性。事实上,修史这事和民间送终可以说是一回事,都是表明自己是前人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谁说本朝不曾修过辽史?皇统年……”完颜亮说道,说到一半的时候有意顿住,轻咳了几声,才接详说道:“东昏王谋国时,便由耶律固主持修纂,最后由萧永琪完成,不过暂未刊行罢了。”

  修了辽史,却不曾刊印,完颜亮心中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不是金人对所修的辽史不满意,而是金国面临了一个问题,大金国继承的究竟是哪一朝的帝统?

  说是辽国的,在金国人的眼里,辽国只能算是夷狄之国,大金国若认了这个皇统,就等于自己承认不是正朔若金国说自己是继承了宋的帝统,这显然是没根据的,毕竟中原遗民都跑到了江南,立国的也是宋朝徽宗皇帝子嗣,显然是说不过去。

  事实上,金国总共修了两次元史,每一次都因为“义例”未定,也就是金朝继承哪一朝的“帝统”问题还未解决,没有刊印成书。

  说来说去,修史不过是为政治服务的,根据政治的需要,汉族朝代之间。修史一般会说前朝气数已尽,标志事件是哪些,自己只是继承天命。至于入主中原的胡民,则会抹黑前朝帝王和士大夫等统治阶层。

  不过,胡人在修前朝史书时,大抵不会抹黑前朝的开国皇帝,因为胡人入主中原也是要开国的,抹黑前朝皇帝就等于抹煞自己,在政治上显得幼稚了。除了前朝开国皇帝外,其余的皇帝不是傻就是呆再么就是昏庸,士大夫不是迂腐就是汉奸,总之一句话前朝百姓民不聊生,所以百姓们都想推翻前朝欢迎新入主的后来者。

  就在这时,之前引安维轩进宫的内侍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禀道:“陛下,现下己经是午时,该用膳了!”

  看了眼殿外,完颜亮吩咐道:“教人将酒菜送到这里来,朕与安副使一起用膳。”

  ……

  得了吩咐,那内侍忙去传膳,不多时一众服侍于宫中的小底各自捧着膳食酒菜鱼贯而入,摆在完颜亮与安维轩各自面前的桌子上。

  一番礼拜谢恩过后,完颜亮与安维轩将前三杯酒水饮下腹中。

  那引安维轩进宫的内侍侍候在完颜亮的身边,为完颜亮斟上酒水,又来到安维轩近前,与安维轩也斟上酒水,口中说道:“使者大人真是羡煞本朝诸位大人也……”

  安维轩以手做礼,致谢这内侍为自己斟酒,更是好奇的问道:“这位中贵人所言是为何意?”

  那内侍回道:“陛下极少饮酒的,便是赐宴百官也只是像征性的点到为此,而陛下今日赐使者大人御宴,难得见陛下有今日这般豪爽的痛饮。”

  听得这内侍言,完颜亮笑骂道:“梁珫,就你这厮话多!”

  那唤做梁珫内侍忙以手轻打自己脸颊,只说道:“奴婢多嘴了,当真是该打。”

  完颜亮如何不知道这梁珫是在有意献好,只摆手道:“好了,莫要在朕面前作戏了,倒好你的酒便是!”说罢,又向安维轩问道:“听出使宋国贺正旦的萧颐言,你在宋国的礼部做侍郎,还办了叫什么报纸的东西,很是有趣,那萧颐还带了些与朕来看,教朕也开了眼界。”

  安维轩只说道:“小臣不过是官做的无聊耍乐罢了……”

  “官做的无聊?”完颜亮笑了起来:“朕头一次听得这么有趣的话。”

  说到这里,完颜亮停顿片刻,问道:“卿可愿在我大金国任职,朕可以给你个礼部尚书,若做得好的话,尚书左右丞,平章政事也不是望不可及的。”

  思虑片刻,安维轩只说道:“事二主,为史家所不容况陛下有意南侵,臣百年之后,史官以笔做刀如何分割我名。”

  招揽被婉拒,完颜亮也未强求,心中更知晓现下不是讨论此事之时,便放在一边。接着说道:“朕听闻安副使一行抵达东京时,恰遇瘟疫散布,在辽阳耽搁许久。有公文言留守乌禄是听取了安副使防疫抗疫的建议才控制住灾情,在朕看来辽阳城的瘟疫能得以遏制,安副使居功甚伟。”

  不待安维轩应话,完颜亮又问了个在于安维轩看来可有可无,但却足以教人送到性命的话:“朕要问你件事情,依安副使来看,那东京留守乌禄为官才干怎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